原标题:炎症,您还在滥用抗生素吗?
01.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每天门诊都会遇到一些头疼感冒、喉咙肿痛、咳嗽咳痰患者,他们要求医生给开阿莫西林、头孢等“消炎药”。
我们大家都知道阿莫西林、头孢等是抗生素,但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自然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了;
而消炎药在医学上主要是指解热镇痛抗炎药,有我们熟悉的阿司匹林、布洛酚以及地塞米松等。
因此,消炎药不等于抗生素,抗生素也不是可以随便乱吃的,同时也没那么神奇!
我们常说的炎症,俗称发炎,指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生理反应,包括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
生活中因为人们的概念不清,一有发热、红肿、疼痛等发炎症状就想到吃“消炎药”,殊不知引起炎症的原因不但有细菌,还有病毒、过敏等因素,盲目应用抗生素反而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据研究显示:我国使用抗生素患者中有1/3以上不需要用抗生素,每年有8 万多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此造成的机体损伤及病原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滥用抗生素将会使人类为对抗疾病付出慢慢的升高的代价。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的1/3 是由抗生素引起,不同的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尽相同。
如有的药物引起肾脏毒性,产生血尿、尿蛋白,甚至可诱发药源性肾衰竭,严重时可产生氮质血症和导致肾功能降低;
有的产生耳毒性,还可导致视力减退、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
有的产生肝脏毒性,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是药物转化、代谢的重要场所,由于使用不当可导致药物性肝病,损伤肝细胞,引起肝衰竭;
有的产生消化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
还有的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等。
而且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人体的敏感菌群就会被杀灭,菌群平衡就会被破坏,不敏感菌群会迅速生长、繁殖,其他没被抑制的病原微生物会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
滥用抗生素不良反应多,副作用大,易损伤人体器官。
02.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生活中小到感冒发烧、喉咙肿痛,大到临床手术,都应该结合实际病情和需要选择抗生素。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呢?
第一,要想正确使用抗生素,首先要有严格的用药指征。
比如针对感冒发烧,如果是病毒引起的,就应该禁止使用抗生素。
如果是细菌引起,用药之前,药敏试验则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最敏感有效的抗生素,能够迅速缓解病情。
发热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我们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二,要掌握方法,使用抗生素前,最好做药敏实验。
要遵照医嘱足量、规律、按疗程服用,不要随意更换。也不要把能够互相降低活性的抗生素同时使用,避免影响疗效。
第三、联合用药要遵循严格的条件限制,联合用药一般是使用两种没有抵抗和低效反应的抗生素,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03.清热解毒中药对炎症的作用
因为炎症常见的发热、红肿、疼痛等类似于中医热性“上火”表现,所以很多人把炎症等于“上火”,其实两者还是有所差别的,炎症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也包括自身免疫系统或过敏性疾病等引起的慢性炎症。
根据不同的表现类似中医的“实火”或“虚火”。所以炎症不完全等于上火,反过来说,有些人上火了,不一定有发炎。
那么中医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实火”就用清热解毒中药,清热泻火解毒;“虚火”就用养阴清热中药滋阴降火。
而生活中我们见到炎性疾病多属“实火”,用药就需要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治疗。清热解毒中药是指能清邪热、解热毒的一类中草药,用于各种热毒病症,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热症的主药物之一。
许多体内外实验已经证明清热解毒中药,如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并且作用缓和持久,与抗生素相比具有毒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的优势。
当然,针对危重及明确感染病原菌的患者应用抗生素仍是不二之选,而针对头疼感冒、咽喉肿痛等属于中医实热症的患者则在医生的判断下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清热解毒中药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可选择的草药有:大青叶、连翘、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半心莲、黄芩、黄连、黄柏、马齿苋及穿心莲等;中成药一清胶囊、清开灵胶囊、牛黄解毒片等等。
参考文献:
[1]彭远雷.抗生素滥用的调查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05):81-85.
[2]马锐欣.浅谈抗生素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及应用误区[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8):170.
[3]张诗航.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196-197.
[4]苗雨露,张雯霞,王玉娥,李媛,岳永花,倪艳.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炎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09):228-234.
[5].吴仕辉. 消炎药不是抗生素 也非抗菌素[N].大众卫生报,2017-12-19(007).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