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齐钰)《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乙型肝炎新发病人数超过100万,我国每年乙肝新增发病人数仍高居不下。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2000万~3000万①。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中,约8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②。
今年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专家呼吁,应进一步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助力提升我国乙肝防治水平。
四类人重点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各种急、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无症状携带者均为传染源。为消除乙肝歧视,我国自2010年起对入学、入托、就业体检中不允许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目前大部分体检机构也将乙肝检查从目录中去掉了,这从一定程度上使乙肝病毒感染者不知道患上乙肝,无法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成为隐匿传染源。
由于我国现存感染者人数众多、疾病隐匿性强且防范意识薄弱,诊断与治疗的覆盖率不高,乙肝给中国的患者、社会和卫生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疾病、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
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指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其中,高危人群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家庭成员、广大医务人员、大学生群体、糖尿病及血液透析患者、丙肝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等。
接种疫苗先查乙肝五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介绍,一般人群在常规体检或就诊时,可以检测乙肝两对半,如果五项结果均为阴性,应该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核心抗体或表面抗体呈阳性,则不需要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乙肝疫苗需要接种三针,首次打一针,一个月时打第二针,六个月时打第三针。三次接种可以不断强化免疫,让接种者产生保护性免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程序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大约有5%的人群不产生抗体或者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性水平(10mIU/mL)。
王贵强主任强调,打完第三针乙肝疫苗后一个月,需要查看是否已经有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暂时没有,可以两个月之后进行二次检查。如果二次检查仍旧没有产生抗体,就需要再次接种。如果接种四次之后仍没有抗体,就需要接种大剂量乙肝疫苗。产生抗体之后,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或加强免疫。
参考资料:
①LIUJ, LIANG W, JING W, et al,Countdown to 2030:Eliminating hepatitis B disease, China[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19, 97(3): 230-238
②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华传染病杂志.2019;37(12):711-736